按照持续发电25年计算,该电站可累计发电90万度电,相当于节约了360吨煤,减排二氧化碳900吨
(8)业主应购买相关保险,降低自然灾害或设备缺陷引起的火灾等风险损失。(5)售电公司应购买相关保险,降低自然灾害或设备缺陷引起的火灾等风险损失和人身伤害事故,同时应和业主委员会明确屋顶设施和屋面防水的损坏赔偿和维修责任。
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和6个改革配套文件的出台,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工作进入具体推进阶段,能源革命的大幕掀开,该举措给予外部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在长期垄断的售电业务部分打开缺口,让售电业务民营化成为可能。屋顶租赁型投资需考虑的主要风险点及注意事项如下:(1)售电公司做为光伏电站资产持有方,除考虑屋顶规模、朝向、载荷能力等常规技术和经济收益测算问题,还应考虑租赁方履约能力、屋顶承租年限和违约赔付问题。(5)售电公司应购买相关保险,降低自然灾害或设备缺陷引起的火灾等风险损失。目前市场环境下,以上三种投资形式将以业主自建型投资模式和业主自建电站租赁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为主,随着相应的法律文件出台,对业主、客户、服务商的权益保障逐步完善,屋顶租赁和集约投资模式将大范围开展,光伏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将实现对石化能源替代,光伏产业将掀起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7)售电公司采用电站租赁方式应重点考虑收益分配、电费和补贴结算主体责任和权益归属问题、以及系统安全性问题。
(2)售电公司需充分调研组建分布式电网群落的可行性(如:投资规模、屋顶情况、供电距离、电压等级、系统损耗、线路损耗、市政网架建设情况、当地补贴政策、电网技术要求等)、与地产物业充分沟通(如有)、组建业主管理委员会、居民投资与股份分配方式、购电客户峰谷用电情况和电价、财务费用估算、合同签订(配股合同、运维合同、购售电合同)等。(3)运营期间售电公司应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建立移动应用端实现业主对资产情况和盈利情况监督机制、建立检修预约服务系统更好满足业主对设备检修需求、建立业主巡检评价机制与利润分红挂钩不但可以减少运营人员配置还能更有效监督设备运行情况、建立业主与客户回访机制给予业主和客户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浙江省能源局局长吴胜丰在会上表示,百万家庭屋顶光伏的实施需谨慎起步,周密实施。
百万家庭屋顶光伏项目是浙江省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为加快浙江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推动光伏发电应用走进千家万户,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召开了浙江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推进座谈会。实施普惠型补贴制度,保证公开化和公平性,对贫困户、特困户实施特定补贴。要加强管理,各部门做好衔接工作,建立健全运维服务体系,制定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发挥政府的宣传教育功能,通过抓典型,召开现场会,制定考核目标和责任,建立目标引导机制,起步阶段形成强有力的声势,缩短市场培育期。能源运行,安全第一,在施工、安装、线路等各个环节都要保证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棚顶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可以摊薄农业大棚建设成本投入,同时提升大棚质量、功能和使用年限,缩短投资回报周期。2、节约了建设地面电站的土地,同时可以就地转化电力,就近使用,降低电力传输中损耗,能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而作为光伏扶贫中比较成熟的模式,农光互补可以成为全省推进光伏扶贫的重要抓手。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中提及:部分废弃土地、荒山以及农业大棚、滩涂等,若建设分布式项目,在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项目容量(不超过20兆瓦)且所发电量在并网点变压台区消纳,可执行当地的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政策,电网企业参照分布式电源通过绿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接入服务。
据悉,光伏农业大棚项目已经在山东、江苏、江西等传统农业大省进行了一定程度推广,而这些省份的光照条件均不如山西省好,荒滩土地不如山西省多,发展光伏农业大棚,山西省有着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3月我国规模较大的农光互补蔬菜大棚、渔光互补水产养殖、光伏畜禽养殖大棚项目等已经达到400多个。在众多的新能源中,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极具增长潜力,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全球背景下,农光互补模式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对于短期解决三农问题,还富于民,长期解决温室效应,降低碳排放,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巨大贡献。
5、加快在全省荒山、荒坡、荒滩、荒地推广光伏发电项目,为山西省光伏扶贫工作打响第一炮。据申晨芳介绍,农光互补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可以有效解决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开发绿色清洁能源的问题。
5、该项目可为我省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尤其在非煤产业方向开辟一条新路径,如果我省率先摸索出成熟模式,可以在全国推广,由我省的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推进山西省经济外向型发展。从行业准入、信贷支持、政府补贴、行政许可等方面进行全力支持,助推全省光伏农业发展,为山西省非煤产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4、对具备发展条件的光伏农业发电企业进行扶持,支持其发展为行业龙头,竞争外省乃至国际市场光伏农业发电的市场份额。3、针对山西省的光伏发电企业并网项目申报,由省相关部门编制《服务手册》,发送给各光伏企业,及时了解项目并网流程、技术要求等,并指导企业实施并网工作,对接入系统审查、项目验收等开通绿色通道,推动企业早日完成并网工作。对此,申晨芳建议:1、建议省政府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光伏发电并网指标,能为山西省光伏发电提供更为完善的并网条件,让山西省光伏发电项目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并网运行。3、改变农业投资大,回收周期慢的情况。业内专家认为,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光伏农业产品,短期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5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通过建设棚顶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最终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在棚下将光伏科技与现代物理农业有机结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既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的发电能力,又不额外占用土地,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实现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双赢。
所谓农光互补就是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发展模式。现在,光伏农业在前期的系统设计、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也将越来越完善。
截止至2012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达2.95亿亩,全国的蔬菜大棚面积保守估计在5000万亩左右,可见光伏农业大棚的市场极为广阔。对具备光伏发电条件的荒山、荒坡、荒滩、荒地,加快用地手续办理,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用地条件。
其中,长治市潞安太阳能5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已经落地,总投资5亿元,占地2450亩,规划建设766个大棚,年均发电约6000万千瓦时,年发电收益预计6000多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2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5万吨,预计还可通过种植、观光、采摘获得年收益3000余万元。2016年1月,山西省长李小鹏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做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启动实施光伏扶贫试点
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中提及:部分废弃土地、荒山以及农业大棚、滩涂等,若建设分布式项目,在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项目容量(不超过20兆瓦)且所发电量在并网点变压台区消纳,可执行当地的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政策,电网企业参照分布式电源通过绿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接入服务。通过建设棚顶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最终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在棚下将光伏科技与现代物理农业有机结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既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的发电能力,又不额外占用土地,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实现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双赢。从行业准入、信贷支持、政府补贴、行政许可等方面进行全力支持,助推全省光伏农业发展,为山西省非煤产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业内专家认为,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光伏农业产品,短期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5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
3、针对山西省的光伏发电企业并网项目申报,由省相关部门编制《服务手册》,发送给各光伏企业,及时了解项目并网流程、技术要求等,并指导企业实施并网工作,对接入系统审查、项目验收等开通绿色通道,推动企业早日完成并网工作。其中,长治市潞安太阳能5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已经落地,总投资5亿元,占地2450亩,规划建设766个大棚,年均发电约6000万千瓦时,年发电收益预计6000多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2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5万吨,预计还可通过种植、观光、采摘获得年收益3000余万元。
对于短期解决三农问题,还富于民,长期解决温室效应,降低碳排放,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巨大贡献。5、该项目可为我省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尤其在非煤产业方向开辟一条新路径,如果我省率先摸索出成熟模式,可以在全国推广,由我省的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推进山西省经济外向型发展。
2016年1月,山西省长李小鹏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做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启动实施光伏扶贫试点。4、对具备发展条件的光伏农业发电企业进行扶持,支持其发展为行业龙头,竞争外省乃至国际市场光伏农业发电的市场份额。
2、节约了建设地面电站的土地,同时可以就地转化电力,就近使用,降低电力传输中损耗,能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对具备光伏发电条件的荒山、荒坡、荒滩、荒地,加快用地手续办理,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用地条件。据申晨芳介绍,农光互补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可以有效解决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开发绿色清洁能源的问题。棚顶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可以摊薄农业大棚建设成本投入,同时提升大棚质量、功能和使用年限,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3月我国规模较大的农光互补蔬菜大棚、渔光互补水产养殖、光伏畜禽养殖大棚项目等已经达到400多个。截止至2012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达2.95亿亩,全国的蔬菜大棚面积保守估计在5000万亩左右,可见光伏农业大棚的市场极为广阔。
3、改变农业投资大,回收周期慢的情况。现在,光伏农业在前期的系统设计、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也将越来越完善。
而作为光伏扶贫中比较成熟的模式,农光互补可以成为全省推进光伏扶贫的重要抓手。5、加快在全省荒山、荒坡、荒滩、荒地推广光伏发电项目,为山西省光伏扶贫工作打响第一炮。
© 1996 - 2019 同日而语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天元城